《百业经》中记载:释迦牟尼佛在因地时,初见燃灯佛即生起极大欢喜心,见前面的路泥泞不堪,便把头发铺在地上祈求:「如果我能现前菩提果位,广传,愿请佛陀双足从我发上踏过。」果然,佛陀从他的头发上踏过,并授记:「你未来将得解脱,现前无上正等正觉的果位,号释迦牟尼佛,成为三界轮回的唯一明灯。」
达摩祖师云:又长明灯者:即正觉心也,以觉明了,喻之为灯;是故一切求解脱者,以身为灯台,心为灯炷,增诸戒行,以为添油;智慧明达,喻如灯火。当燃如是真正觉灯,照破一切无明痴暗,能以此法,转相开示,即是一灯燃百千灯,以灯续然,然灯无尽,故号长明。过去有佛,名曰然灯,义亦如是。
供灯愿文
如扎噶美朗微玛美德||
仁珍庆博班玛炯涅确||
如比嘎巧森金玛理巴
如冬去给洋司卓瓦学
南亏塔头洋抗柒奖那
贡却任亲南宁等当界
索南莎比洋确有所全
玛立得达根几先郎德
囊洒玛米确巴德布图||
达当他也森进堂界积||
玛肉德牟门巴根萨尼||
根庆易西囊瓦童瓦雷||
我国五代时期的长耳和尚即是燃灯佛的化身。
打完千僧斋,大家都散去了,吴越王就问永明大师:“我今天供斋,有没有圣人来应供啊!”吴越王认为如果有圣人来应供,他的福报就大了。永明大师说:“有啊!”他说:“什么人啊?”“是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。”“那一个?”“坐在首席的那个大耳朵和尚就是。”吴越王听了之后心里就很欢喜,赶紧派人去追。派去的人就一路到处去打听:“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耳朵很大的和尚,从那一条路走了?”后来打听到长耳和尚是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,找到之后,吴越王派的人就顶礼膜拜,请他到皇宫里面来供养。长耳和尚说了一句话:“弥陀饶舌!”――阿弥陀佛多嘴啊,泄露我的身分!长耳和尚说完就圆寂了。
以下为与燃灯佛有关的一些典故:
燃灯佛授记释迦牟尼成佛
燃灯佛在过去世庄严劫,也曾授记九十一劫后,释迦牟尼成佛。然灯佛对于释尊的授记,对于释尊的历劫修行是一关键性大事。因为确认然灯佛授记时,菩萨得‘无生法忍’,然后‘菩萨为欲饶益有情,愿生恶趣、随意能往’大菩萨的神通示现,普度众生。瑞应经上曰:“锭光佛时,释迦菩萨名儒童,见王家女曰瞿夷者,持七枝青莲华,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,合彼女所寄托二枝为七茎莲奉佛。又见地泥泞,解皮衣覆地,不足,乃解发布地,使佛蹈之而过,佛因授记曰:是后九十一劫,名贤劫,汝当作佛,号释迦文如来。”
心地观经一曰:“昔为摩纳仙人时,布发供养然灯佛,以是精进因缘故,八劫超于生死海。”
另据《贤愚经》卷三〈贫女难陀品〉所载,过去久远二阿僧只九十一劫,阎浮提有大国王,名波塞奇。王有太子名勒那识只(即宝髻),出家学道而成佛。时比丘阿梨蜜罗日日燃灯供养彼佛,佛乃为比丘授记,告知当来成佛,名定光如来。此系燃灯佛昔时曾从宝髻佛受记之因缘。
贫女难陀供灯因缘
供灯功德不可思议。如贫者以虔诚之心供养一灯,其功德大于长者之供养万灯。又作贫女一灯。此係出于阿闍世王授决经及贤愚经卷三贫女难陀品中所说之典故。据阿闍世王授决经,佛陀回到祇洹。祇婆建议王燃油灯,王遂勒以百斛麻油膏,由宫门送抵祇洹精舍;彼时有一贫穷老婆,常攘至心欲供养佛,却苦无资财,见王作如此功德,更加感动;遂以乞得之二钱,至麻油商家买膏,得二合之膏,然膏主知其诚意,故特加三合而给与五合之膏。老婆即携往佛前燃之,心想此膏必不够维持半夕,乃自誓若其后世得道如佛,膏当通宵不灭。当王所点之灯或灭或尽时,虽有人在旁添油以继之,总无法周全,唯老婆所燃之灯光明特朗,胜于诸灯,非但通宵不灭,其膏亦不尽。直至天明,佛告目连:天已亮,可灭诸灯。目连灭尽诸灯,唯剩老婆所燃之灯三灭而不熄,更举袈裟扇之,然灯反更炽盛,并上照梵天,傍照三千世界;佛又告目连:此为当来佛之光明功德,非汝之神力所能灭,此老婆三十劫后,当得作佛,称须弥灯光如来。故此贫者一灯之典故,即说明阿闍世王所供养虽多,以心不专注,故不如老婆倾注全心之供养。亦即不论供养物之多少,若以虔诚心供养者,弥足珍贵。贤愚经贫女难陀品所载内容大致相同,然以贫女名为难陀。
燃灯古佛、与释尊、阿难的甚深因缘
阿难的总持因缘
鬼王的故事
从前有个梵志,有一百二十岁,他保持贞洁,不娶妻室,全无淫乱放纵之事。独自静处山泽之中,不贪慕世俗荣华富贵。住在用茅草搭起茅庐中,以蓬蒿为席,以泉水野果为食,维持生命。他志行弘大,德行高尚,天下所有的人都赞叹他的美德。国王聘请他作宰相,他立志於修道,辞谢不仕。就这样住在山泽之中有几十年。其仁德广及众生,禽兽都纷纷前来归附,望得以依赖。
当时有四种动物:狐、獭、猴、兔,他们每天都恭敬地供养道士,静心听他讲经。天长日久,山中野果都没有了。道士想离开这裏去找那野果丰盛的地方。四兽发愁,道:「即使有一个的荣华富贵之士,也不过就像满海的脏水,不如一升甘露一样。道士走後,我们就听不到那神圣的经典了,我们不就没命了吗?我们要各尽所能去寻找吃的、喝的,以供养道士,恳请他留在此山,以使我等能广闻大法。」四兽这么商议后,都觉得可行。
于是猴子设法去采野果。狐狸变作人,弄到一袋炒面,水獭抓到一条大鱼。各自都道:「可以供给道士作一个月的粮食。」兔子深思:我该拿什么来供养道士呢?他说:「有生就有死,这身体不过就像个腐朽的器物,本应该抛弃。供给一万个凡夫俗子粮食下如供给道士一人。」於是立即去拿来木柴,烧成炭火,然後对道士道:「我的身子虽小,但也可供作一日之粮。」说完,就自己扑到火上,但火却灭了。道士见此情景,无限感慨。诸佛感叹其仁德,於是天神慈育万物,道士留下,继续每天讲说美妙的经典,四兽承受教诲。
佛告诉诸位沙门:「那梵志是定光佛,兔子就是我,猕猴是鹙鹭子,狐狸是阿难,水獭是目连,菩萨就是这样慈惠行布施度无极。」
经中又记载,如果我们常在佛塔、寺庙中虔诚地燃灯供佛,会有下列的果报:
一、 双目、四肢永远完好不生缺陷。
二、 身无病痛,嗓门柔软声音妙好。
三、 心地清明聪慧,不为愚痴所转。
四、 视力良好如摩尼珠能照微细物。
五、 眼球、角膜、结膜,永好不坏。
六、 生活安稳衣食丰足,心无所惧。
七、 心身自在,善财善宝滚滚而来。
八、 可获美丽的璎珞及幽美的林园。
九、 身体健康强壮,充满生命活力。
十、 不会与他人发生口角,打斗事。

